振蕩器中晶振如何工作
電子元器件晶振總有說不完的話題,這主要是晶振伸延的領(lǐng)域太過廣泛,而每個領(lǐng)域又都像一個無底洞等著大家的探索發(fā)現(xiàn)。因此電子元氣件晶振可以說是電子科技世界神一樣的存在,更有很多電子產(chǎn)品領(lǐng)域把它比作自己的心臟。
其實晶振除了運用領(lǐng)域很廣很神秘外,它自己就是一個大黑洞,讓人遐想神往。晶振是一大類電子元器件的總稱,它包含有聲表面濾波器,陶瓷晶振,石英晶振等幾個大類,一般我們將它陶瓷晶振和石英晶振兩大類。在陶瓷晶振和石英晶振這兩個大類中我們還可以細(xì)分下來,陶瓷晶振:陶瓷諧振器、陶瓷濾波器、鑒頻器等;石英晶振就更多了有:石英晶體諧振器、石英晶體振蕩器、有源晶振、無源晶振、貼片晶振、插件音叉晶振等。
石英晶振和陶瓷晶振的不同之處有很多,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貼片石英晶振的腳。插件音叉晶振到?jīng)]有什么,它和陶瓷晶振差不多有兩個腳的,三個腳的,四個腳的,但貼片石英晶振就不同了,目前知道的SMD晶振最多的腳是24個,看到這么多腳你能分清它們誰是誰嗎?
在一個完整的振蕩器,里面除了石英晶體外,還有晶體管和阻容元件。有源晶振不需要DSP的內(nèi)部振蕩器,信號質(zhì)量好,比較穩(wěn)定,而且連接方式相對簡單(主要是做好電源濾波,通常使用一個電容和電感構(gòu)成的PI型濾波網(wǎng)絡(luò),輸出端用一個小阻值的電阻過濾信號即可),不需要復(fù)雜的配置電路。相對于無源晶體,有源晶振的缺陷是其信號電平是固定的,需要選擇好合適輸出電平,靈活性較差,價格相對較高。對于時序要求敏感的應(yīng)用,還是有源的晶振好,因為可以選用比較精密的晶振,甚至是高檔的溫度補償晶振。有些DSP內(nèi)部沒有起振電路,只能使用有源的晶振,如TI的6000系列等。有源晶振相比于無源晶體通常體積較大,但現(xiàn)在許多有源晶振是表貼的,體積和晶體相當(dāng),有的甚至比許多晶體還要小。進口晶體振蕩器型號縱多,而且每一種型號的引腳定義都有所不同,接發(fā)也不同,下面我介紹一下有源晶振引腳識別,以方便大家有個點標(biāo)記的為1腳,按逆時針(管腳向下)分別為2、3、4。